追憶張弘毅老師
追憶四健會的好朋友
台灣音樂大師-張弘毅老師
文:鄒典諭
各位四健會的夥伴,您知道四健會的音樂專輯「春天的歌」、「四健之歌」製作人是誰嗎?相信大多數人不太清楚,他是台灣名作曲、編曲家-張弘毅老師。
張弘毅老師曾獲金馬獎最佳音樂,多次榮獲亞太影展、金鐘獎、金嗓獎、金曲獎、金鼎獎等。並曾為電影「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等配樂,也曾為許景淳、曾慶瑜、趙詠華等知名歌手製作專輯,像是許景淳的「玫瑰人生」、趙詠華的「希望之鴿」皆牽動人心、令人回味,作品跨足古典、流行及影視界。這些年,老師的才情、成就也?越兩岸,張老師不幸於95年5月11日病逝於上海,僅57歲即在人生畫上句點,當我聽到這各消息的時候,我心裡頭非常感傷,因為台灣失去了一位傑出的音樂家,而四健會更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第一次接觸
我跟張老師的第一次接觸是在91年5月左右,當時適逢四健會50週年,為了讓這重要的節日更加豐富,因此決定邀請張老師協助製作一首四健會50週年紀念歌曲,而籌備期間聯絡上張老師後,張老師一口答應並允諾協助填詞、譜曲以及趕於四健會50週年慶祝晚會上使用,當時大家都非常高興,因為四健會能夠再次與台灣音樂大師合作是四健會的榮耀。
用心與執著
四健會50週年紀念歌曲「四健之歌」製作初期,由於時間緊迫因此歌詞的部分決定採用歷屆「四健青年領袖營」學員的新詩作品為基礎,而當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顏淑玲技正(現為農業金融局組長、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秘書長),將整理過的學員作品交給我,以快遞的方式寄送到張老師的家中,並用電話與張老師討論細節,電話中感覺的出來張老師的對於事情的用心與執著。一週後,歌詞出爐了,可以發現張老師從厚厚的新詩作品集當中整理出對於四健會這幾年來成長、茁壯及四健青年應該要有的思想等涵義,由短短的歌詞中呈現出來,因此將此歌曲取名訂為「四健之歌」,而張老師知道四健會與台灣的鄉村有非常大的相關性,經過電話討論,張老師決定讓這首歌感覺在大草原上,有許多四健會青年漸漸茁壯,飛向未來,因此曲風有輕柔也有壯闊。逐漸的,整首「四健之歌」初期的製作接近完成,這時為了要找誰來唱,張老師也花了許多時間幫忙找尋,張老師建議以合唱的方式來呈現「四健之歌」,因此由松山高中松韻合唱團來負責這整首歌曲的呈現,以符合四健會的精神,年輕有活力。
認真的態度
進錄音室的時間就要到來,當時的我非常興奮,因為我從來沒有進過錄音室,錄音的當天下午顏技正和我一同抵達錄音室,當我一見到張老師和師母是這麼的和藹可親,心裡覺得很榮幸並且可以和台灣音樂大師一同合作,而為了趕製「四健之歌」張老師已經許多天沒睡好(張老師有先天性皮膚免疫系統疾病,不適合工作勞累),不過看起來一點也不覺得精神疲憊,精神還是非常好,由於租錄音室的費用並不便宜,因此必須在短短的時間內把「四健之歌」錄好並進到後製工作,這時離四健會50周年慶祝活動剩下不到一週時間。張老師一開始先讓大家熟悉「四健之歌」音樂旋律,並仔細要求每個音準,只要一有音準不對,馬上重來,經過幾小時的錄製,終於完成,可見張老師對於品質的要求,不過張老師認為四健會是年青年的組織,因此多製作了RAP版本,而RAP的部份則由第一屆四健青年領袖營的學員卓浩右來擔任主唱,整首歌的錄製直到深夜,這時師母還特地去買了豆漿及燒餅油條給大家吃,當大家快樂的吃著消夜的時候,張老師正在認真的處理整首歌的後製,可見張老師對於每件事情都非常的認真,要求每件事情的完美,當「四健之歌」全部製作完成已經是隔天中午,張老師的毅力真是讓人佩服。
張老師的後盾
其實張老師有一位非常好的牽手-張師母,師母非常客氣,無論是電話中或是見面聊天師母總是非常的有耐心,也非常溫和。只知道許多年來師母陪伴著張老師一起創作,一起為台灣的音樂努力,這一點師母從來沒有抱怨過,由於有師母作為後盾,張老師才能源源不絕的創作。
不捨於難過
95年4月間,我因為工作上的需要,打了電話給張老師,才知道張老師跟師母剛從上海回來,當然也和師母閒聊了幾句,這時師母正在幫張老師理頭髮非常幸福,而張老師和師母還是一樣的親切,一點都不會覺得距離很遙遠。
誰知道上天捉弄人,張老師跟師母回上海後,95年5月11日張老師不幸病逝,當時我也打了通電話給師母,要師母節哀,這時我心裡頭也難過了起來,雖然我跟張老師接觸的時間沒有很長久,但感覺張老師跟師母把我當成好朋友一般,台灣此時失去了一位音樂家,真是音樂界的損失。95年5月底,師母打了通電話給我,邀請我參加張老師在台灣的天主教彌撒,彌撒當日,我的心情非常沉重,看著張老師的遺照,心裡頭更加難過,四健會失去了這麼好的朋友,日後大家再也聽不到由張老師所製作的歌曲,更只能從張老師的作品來懷念這為音樂家,最後謹以此篇文章表達我對張弘毅老師的懷念。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